文学,告诉你一个辉煌与悲怆相连的中国体育军团的真实内幕
《中国作家》全卷推出——
也许可以把它认为是《中国作家》在久远平稳的坦道上真正刮起的一股改革飓风:为了一部作品,全社上下动员起来,集中力量编、审、校、发……忘了午饭,忘了下班,忘了星期日。然而谁都没有怨言,因为谁的心里都深深地被一种情绪所激动着。不为什么,只为一部作品,一部沉淀了三年而终于将要问世的作品。
这部作品的作者:赵瑜,山西作家,曾在十年前因创作《强国梦》和《兵败汉城》而闻名。他的这部长篇新作《马家军调查》,从最初采访到最后完稿历时四年,中间作品因种种原因耽搁整两年,今年《中国作家》第三期将全卷推出赵瑜的这部来之不易又在内容上充满巨大冲击力的“调查”。
《中国作家》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刊物,目前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推动繁荣当代报告文学事业的一大部分责任。然而近几年来,读者和专家们都对报告文学创作现象不满意。那么《中国作家》今天如此奋力推出赵瑜的《马家军调查》,其文学意义何在?责任编辑萧立军的话似乎能代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他说:在于这部作品的文学性。90年代以后,有一类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作品越来越像社会学家的东西,不像文学家的东西。今天我们发表《马家军调查》,其中一个意图就是要把这个路子修正过来。我们的事业毕竟是文学事业,我们发作品,毕竟要在文学性上考虑得多一些。其次,在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有代表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形象的众多“英雄人物”,对这些“英雄人物”怎样写?过去写英雄,很少写到英雄的灰色部分。马俊仁虽然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马俊仁和“马家军”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民族英雄。而赵瑜这部作品对人物性格形成挖得很深,写得很透,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在创作上为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某些作品之所以显得苍白无力,与这部作品相比,差别在于缺少对人物性格形成背景的关注。
文学刊物既是一个阵地,同时又不可推卸地承担着引导读者、引导创作者的作用。国家级文学刊物更是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作家》此举推出《马家军调查》便显得更加可贵与值得了。
并非仅仅如此。《中国作家》在编辑这部作品时,为了更准确地校正其作品的文学意义,特意开了个小型研讨会。参加人员不多,却都是文学评论界的“重量级拳手”。评论家李炳银和报告文学资深编辑家刘茵说,三年前赵瑜在完成对“马家军调查”的初稿时就拿给了我们看,当时已感到它是一部不同凡响之作。那时的马俊仁和他的马家军正处于大起大落的时候,这支令国人骄傲、令世界注目的队伍,忽儿冒出个惊天动地的创金牌奇迹,忽儿冒出个叫人们疯狂去效仿吃“中华鳖精”,忽儿冒出个教练与队员为分奖金和车子大打出手……总之,马俊仁和他的马家军让全国人民爱也爱死,恨也恨死。而赵瑜以一个作家的独特眼光,正是从这时把目光投向了谜一样的马家军。他不是去猎奇,也不是为哗众取宠,而是以求实的态度既热情地赞扬马俊仁对民族体育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又怀着良好的愿望通过马家军思考着国民素质问题,也意图更深刻地从社会意义上、文化意义上来表现人,这种思考与探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马家军调查》这种客观、善意和思考型的批判性,正是目前我们这个时代所赋予作家、特别是报告文学作家的重任,因为它不仅可以带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给我们的民族一种冲击力。
年长的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赵骜少将在谈及这部作品时有更多的激动和暇想,将军说:“我是去年最热的夏天看赵瑜新作的,当时很投入,竟忘了天热。好久没看到这样厚重、令人深思、让人坐不住的作品了。我曾对人说,这部作品如能出版,必将雅俗共赏,它最大的优点是与生活很贴近,实实在在地将生活原貌展示出来。作品虽然写的是马家军,实际上写出了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各色人等,为当代文学画廊提供了一组生动的群像。”
著名评论家雷达则从另一个角度指出了赵瑜此次无论是《马家军调查》的作品,还是作者“调查”马家军过程的本身,都是极其有文学价值的。他尤为赞赏后一点。雷达说,赵瑜“调查”马家军的过程和对作品处理的过程,应当作为当代所有作家们的一种榜样。赵瑜前后用了几年时间来完成这么一件“调查”,与运动员同吃同住,直到成为王军霞等世界冠军愿意把心都交出来的兄长式的亲密朋友。也正因为赵瑜是以一个交朋友和做知心的角色走进马家军“军营”的,所以最后连谁都不放在眼里的马俊仁都把他当自己的“哥们”,一吐久积在英雄好汉心头那些无可张扬的隐秘和苦处,并在与队员们的矛盾到了水火不容时,竟请赵瑜这个“老弟”当中间调解人,而且事情办得两头皆满意。赵瑜今天能写出有别于所有以往关于马家军的宣传报导的《马家军调查》,其理由不表便明。
关于马俊仁和他所带的运动队伍所形成的“马家军现象”,可以说是中国体育界近十年来出现的一个非常独特和畸形的现象。由于马家军为我们中国能在并不很多的世界体育大赛中屡创奇迹,而和平时代的体育又恰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尊严的表现形式,故传奇式的马俊仁和他的马家军的每一次出色的表现常使全中国人民的情绪被掀到了天上。马家军连着一个民族的面子,也连着一个国家的情感,所以“马家军现象”事实上已具有了明显的社会性。偏偏马俊仁人又是头从不守规矩的“犟马”,他不像多数的世界冠军和冠军教练那么安分守纪,那么注意平衡,那么接受传统的“英雄人物”模式来规范自己,且不断制造“新闻”,不断出现麻烦。他总是在一方面把辉煌献给国家时,另一方面又把破绽抖露给人民;又常常在给人民抖露破绽时,转眼重新把新的一个又一个辉煌奉献给了国家。
马俊仁和他的马家军就因此而一直被认为是个谜。这个谜既吸引着我们这个社会,又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同胞。赵瑜以过去别人已做过的宣传报道无法取代的“调查”深度及其作家独有的眼光,客观、真实、理性地告诉了我们一个辉煌与悲怆命运相连的中国体育军团——马家军的本来面貌。“调查”充分肯定了为中国体育事业创造奇迹的马家军,同时特别真诚地在这种肯定基础上,从马家军尤其是马俊仁本人的生成过程中,指出了他作为一代体育英雄因受某种社会与个人的局限,表露出了对队员管理上的简单粗暴性。而这种管理上的简单粗暴,有意无意中损伤了“马家军”军团的整体形象,并反映出马俊仁本人的某些人格缺陷。其实,马俊仁的这种缺陷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他的可爱与宝贵之处,因为在他的“粗暴与简单”之中饱含着极其深刻的原始核力。这种原始核力一经马俊仁之手,就变成一种爆发力,一种冲击力,一种后来变成为民族争得荣誉的基本动力源。
如:为了专心让队员训练,他不准运动员看书——
“有一次老马发现不少姑娘手中居然有书,便大发脾气,命令全体队员把所有书刊统统交出来……当时收集了那么一大堆。老马一看,这么多书啊!他更生气了,自己愤怒地动手撕书,一边撕一边骂:好啊,我让你们看!——老马撕得满头大汗。全体队员们在一旁不敢吱声,都站着不动,没有一个人上前帮着撕,她们不忍心自己动手把书撕掉。撕了一阵,老马累了,擦一把汗,命令由队员把撕烂的书抱到外面去烧,全部烧光……”。
如:为了让队员们集中精力,他不准她们听音乐——
“你们这帮贱×还想听音乐?没一个好东西!听什么?不就是男的要听女的唱,女的要听男的唱吗?统统把小录音机、把所有的磁带给我交出来!——队员们强忍痛苦,一个个交出了自己的小录音机。她们管它叫‘宝贝’,以为马导是暂时地没收,万没想到,老马举起一把修理摩托车用的小铁子,把十几个‘宝贝’集中起来,一铁子一个,猛砸一气,最贵的是曲云霞那一台,值1000多块钱。一个不成!李颖当场哭出声来,因为她正在用录音机自学日语,这‘宝贝’是她好不容易攒齐了钱刚刚买的。”
如:他严密控制队员与任何男性的接触,更不允许有谈恋爱的苗头——
“比较突出的一例是关于吕欧。吕欧的父母是鞍钢的职工,因此平时穿戴稍稍精干一点儿,待人接物也开放一点,吕欧长得也挺出众,在队里相对引人注目些。老马最忌恨她跟男孩子犯事儿。那是1992年7月份吧,马家军在青海多巴基地训练,老马怀疑吕欧与外队的男队员有接触,为了整一儆百,某天在出早操的时候,老马对吕欧大打出手,耳刮子猛扇,然后强制性地给吕欧剃了一个大光头!‘我看你再跟男人发贱!我让你贱到尼姑院去!’吕欧痛不欲生,没脸见人,为此给鞍山家里写了诀别信……”
马俊仁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严管着他的运动员。然而,同样是他,又几乎天天亲自为运动员配饭配餐,医病治伤;同样是他,把一群山沟沟里的土姑娘送到了全世界最注目、耀眼的领奖台,成为举世无双的英雄。
而他又靠什么使姑娘们确信自己的路没有走错呢?他不靠政治说教,不靠感情交融,他靠充满个人色彩的迷信。
“……1988年初,老马应聘到辽宁省队任教练,从一开始他就神神秘秘地向新队员推出了关于梅花鹿大仙的种种说法。世上没有比梅花鹿跑得更快更好的动物。梅花鹿成了大仙当然就跑得特快特好,有了大仙的保佑,土丫头就要飞奔向前!农家女儿们从小听惯、看惯了迷信的东西。在广袤的中国农村,贫困的人们难以把握自身的命运,总是把无穷的希冀寄托在千百种神灵的保护和昭示中,生儿育女、灾祸寿福、生老病死,无不打上神巫虚幻的烙印,传统民俗亦同封建迷信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姑娘们接受‘梅花大仙’的过程将是十分自然的一件事。
早期的马家军队伍中有一名队员叫古冬梅。她的父母特别信命,有一天一位算命先生对古家大人说,你们闺女现在有个好教练,这位教练的老母亲可不是凡人而是有名的梅花鹿大仙,这大仙保佑她的儿子将来大福,你家闺女跟着这位教练,将来必有善果。这位算命先生还给古冬梅治疗伤病,伤病好了以后居然不再复发。古冬梅把此事向马俊仁一讲,马俊仁越想越是那么回事儿,每次比赛,老马均能预知队员的成绩。再说,当时古冬梅及周围的人均不知马俊仁的亲娘早年已死。这现象,至今仍是个谜云云。
说是个谜,也不是什么谜。总之老马从不否认这些说法并且很好地利用了这些说法就是了。也说不定古冬梅的说法本来就是老马演义的。
……那是年轻的马俊仁在辽宁军区独立二师当公安兵的时候——深夜,窗外的天宇像是被蒙上了一块灰黑色的布,捂得人透不过气来。马俊仁猛然从梦中惊醒,他一头一脸冷汗淋漓,瞪大了双眼,思绪弥漫纷乱。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呢?一只漂亮的梅花鹿在前面飞快地奔跑,马俊仁在后面拼命追,想抓往它,可中间老有那么一段距离。鹿越跑越远,马俊仁穷追不舍,最后被逼到了悬崖上,可它一纵身,坠下去!——看看表,时间有整有零,1966年4月29日凌晨1点22分——万万没想到,次日一早,老马在军营便接到了“家有急事盼速归”的电报。老马请了假急赴鞍山返家。到了村口,碰上一位老汉,老汉告诉他,他母亲已坠井而逝。死的时间正是马俊仁在部队梦见梅花鹿坠崖的那一刻……
王军霞说:马导自己特别相信这一套,他可坚决啦!我们当时都没有自己的分辨能力,长期熏陶你不信也不由你。他让我半夜去外面十字路口烧纸最多。夜深人静,心里老害怕啦!马导就说,你烧纸时该把心里的话高声说出来,就不害怕了。当时我不知道啥意思,我就高声说话承认错误,把心里的意见都说出来,把纸烧完赶紧往回跑。后来我才知道,让你烧纸时候高声说话,实际是他派上另一个人悄悄跟着你,专门听你说什么,监听你的心理活动,然后回去向他告密报!以便更好地调理你……王军霞深思道:崇拜鹿仙到后来就发展成我们全队的自觉行动了。也不用马导逼我们去,每月里到阴历初一、十五,队员中都有人半夜主动去给鹿仙烧夜纸,求告鹿仙老奶奶保佑早日会治好伤,比赛出好成绩……这一套早把我们大伙弄得变态了。唉,我们都相信过鹿仙,而且有一段时间还老怕自己心不诚,担心自己落了后呢!烧纸啦有什么活动啦,都是争先恐后的!”
马俊仁不仅让自己的队员那样宗教般的迷信那只“鹿仙”,而且他自己也每每在重要时刻总是到母亲的坟头烧香拜奠,长睡不起,而且至今仍是如此。谁也弄不明白他的这一套到底是怎么回事!
再看看他那个差点把全中国、全世界都引入的大吃“中华鳖精”的误圈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且看赵瑜的“调查”结果:“……‘中华鳖精’营养液只是借着马家军的成功作广告,马家军的成功断然不是靠喝了中华鳖精。崔大林先生(辽宁省体委主任)对我说,强调中草药特别是强调甲鱼,这不过是一种对媒体的说法。原来《人民日报》(海外版)还发过一篇这样的文章,题为《国际田联主席内比奥洛认为,有关马氏鳖血传说只是蒙人》,文章披露内比奥洛于1993年在马尼拉亚洲田径锦标赛上与马俊仁谋面并晤谈,内比奥洛开始也是‘中计者’,在马俊仁坦诚相告之后才大梦初醒。内比奥洛说:‘他(指马)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人,他确实知道他在干什么,但他也愿意成名。而有关鳖血的一切传说都只不过是为了蒙蒙人。新闻工作者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而他也乐意向他们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由此可见,老马在电视广告中正面推崇中华鳖精说:‘我们常喝中华鳖精’是出于自身在商业活动中的需要。而企业更需要马俊仁,产品有了知名度、信誉度,也就够了。补品吃下去管不管用,反正谁也不知道。”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几乎完全乌有的事,马俊仁竟利用马家军在国际运动场上创造的奇迹,又把“中华鳖精”引伸出了一个“马家军生命核能配方”!而且竟一次就卖了1000万元。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时出1000万元巨资的广东今日集团的老板何伯权按协议向马俊仁伸手要“秘方”时,他老马是怎样“做生意”的——
“……老马回到田径队,即同队长孙玉森商议提供秘方之事。事实上,马家军的胜利靠的是严酷的训练,恢复手段有西医也有中医,却是根本没有什么秘方的,时到今天,这一点显然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在当时,世人皆以为马家军秘方为国宝神方,还生怕让外国人骗走呢!靠一张药单子就能得世界冠军吗?那才是天方夜谭。
次日上午,马俊仁见到队医张琦女士,指示她:‘张琦啊,你给写个营养药单子,要中草药的。’当时的张琦并不知更多的内情,马导让写就写呗。写点儿啥呀?她天真地问马指导。老马告诉她,写常用中草药,有益无害即可。也不用多写,有几味就可以了。剂量也不用写,光开药名就行。
张琦即取纸来,随手写出提供给今日集困生产所谓生命核能的八种药名,现郑重披露如下:红参、鹿尾、天麻、黄芪、枸杞子、阿胶、大枣、当归。
马俊仁照单亲笔抄录一遍……”
有趣的事还在后头,当马俊仁把这样的一个“秘方”交给今日集团老板后,为了怕“泄秘”,竟由当地三个头面人物各把一个钥匙重重地锁在中国人民银行。照理老马用是个中医都会配的八味营养药组成的“生命核能秘方”从广东今日集团那儿蒙来1000万就可以了吧!他不,事情仅隔一个月,马俊仁又在辽宁抛出了更玄乎的“马家军一号”秘方,此次除仍以那八种天然名贵中药为原料外,不同的是马俊仁自己当了“沈阳马氏保健品总公司”的董事长,另一个不同的是原来三把钥匙把着的“秘方”,此次变成了八把钥匙,而且把钥匙的人档次更高。
马俊仁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把全中国人民都给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把。然而这纯属商业上的手段,你能说他怎么着?钱他赚了,金牌也还照样给中国人民拿回来了!
打马家军出名后,曾经出现了几次类似“刘东事件”、“大连兵变事件”等等名噪一时的“新闻”,其内幕和实质无不与马俊仁在统领这个体育王牌军团时所采用的上面这些类似的做法有关。看赵瑜对马俊仁和他的马家军的“调查”,似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印证,即:一个具有强力希冀在为国争光之中努力摆脱个人命运的中国农民英雄,他在创造辉煌的同时,又由于其自身的心理狭隘和文化局限性,因而必然导致命运的悲怆。
所以说,“调查”这部作品已经超越了一部普通体育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它对我们这个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预料,广大读者从“调查”中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阅读的愉悦,而可能是一种对现实社会转型期的认识与思虑,一种对中华民族文化与历史革变的沉思与启迪。“调查”对马俊仁本人和对马家军本身也无疑是连他马俊仁和王军霞等运动员都想不到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教科书,一面X光式的好镜子。因为这个教材和这面镜子,可以使马家军特别是马俊仁在看待过去的辉煌时明白那些辉煌背后是不是少了些什么,在看待以后的征途时清楚自己哪些可以做得突出而哪些不能那么极端!
我们在这里还要祝福马俊仁和全体马家军,因为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还想看到他们的辉煌而不是悲怆。